中醫如何治療癌症

王國峰醫師
 

       癌症從民國71年起,連續41年蟬聯國人10大死因榜首;國健署癌症登記報告指出,民國110年平均每4分19秒有1人罹癌。癌症的高發生率及高死亡率,對國人健康構成的威脅不容小覷。
台灣健保資料庫及學者的研究證實,中醫能提升癌症病人的存活率、改善化療/放療/靶標的副作用、降低復發率及二次罹癌。中醫在臨床實務上,在哪些層面可以幫助到病患,讓我們來一探究竟。
 
中醫幫助癌症病患
1.解除術後麻醉的干擾,改善術後體虛或躁擾。
2.改善化放療或標靶治療帶來的副作用,如骨髓(造血)抑制、疲勞倦怠、黏膜受損、神經受損、食慾低下、軟組織沾黏…等。
3.增加化放療或標靶的效果。
4.治療腫瘤併發症,如高血鈣症、高血糖症、腫瘤溶解症候群、腦腫瘤佔位造成的高顱內壓/腦水腫、癌性疼痛、惡性腫瘤心身症…等。
5.預防癌症復發、轉移,糾正癌症體質。
 
中醫治癌的立足點
中醫治療癌症的大方向有三:
1.抑癌:抑制腫瘤增殖,改善腫瘤微環境。
2.扶正:改善化放療損傷、增強修復能力、改善衰老虛損。
3.調理陰陽:糾正臟腑失衡、氣機逆亂、寒熱糾結,調節免疫辨識,改善腫瘤體環境,使人體回歸陰平陽秘。
 
中醫預防癌症復發
癌症復發是所有癌症患者共同擔憂的問題,醫界統計分析,癌症復發的原因大致有下列4種:
1.癌症體質未改變
2.自體免疫力不足
3.生活習慣有違健康原則
4.治療過程中難以避免的疏漏

       中醫可以幫助病患糾正癌症體質,癌症本身是瘀熱證,若體質偏瘀熱、濕熱夾瘀、氣虛血瘀或陰虛血熱血瘀者,容易讓腫瘤復發。中醫從舌象可以得知瘀象輕重,如舌質暗紅、暗紫或出現肝纓線,舌下絡脈粗大或佈滿瘀點者,瘀象重。
 
癌症患者的飲食注意
1.癌症是大熱證,切忌隨意亂補。應避免辛辣食物性燥熱,如辣椒、會辣的蒜頭、薑黃,以及巿面上標示增強免疫力的保健食品。平常炒菜加一點薑、蒜是不要緊的,炒過的蒜不辣了就沒有關係。正常飲食都無妨,不要單一種大量的吃。
2.飲食上營養充足且均衡,可以多吃蛋、肝、魚肉、糙米、薏仁、黃豆、四神等。
3.化療、頭頸部放療會使口腔黏膜受損,飲食不要燙口,盡量是室溫或冰涼的,應選擇質軟易咀嚼的食物。
4.肝硬化常併發食道靜脈曲張,飲食上忌過硬、熱燙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注意細嚼慢嚥,宜選擇溫和及質地柔軟的食物,以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。
 
       中醫治癌,須有宏觀的策略,考量到腫瘤本身以外,尚須考量病患的身體狀況及治療處境。西醫療程結束後,中醫治療須預防復發及轉移,同時配合西醫安排檢查追蹤,以監控效療及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