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抗夏季皮膚癢應從根本調理

 
老德燕中醫診所◎ 李雪敏 醫師
 

夏天氣溫節節攀升,身體容易出汗,加上時常下雨濕氣重,是皮膚病好發時節,許多人開始出現搔癢、紅疹、痤瘡、小水皰等皮膚症狀,甚至癢到無法入睡,因搔癢、濕疹前來就醫的患者也明顯增多。

 
中醫認為皮膚是身體的一部分,覆蓋於體表,內與經絡、五臟六腑相繫。當肌膚腠理(毛孔)受到病邪侵襲,會漸漸入侵體內;體內臟腑有病,也會表現於體表上。而皮膚癢主要是由「風」、「濕」、「熱」引起,體質虛實及氣血循環情況,以及情緒、壓力、睡眠及環境變化等也都會影響。臨床上大致可分以下三種證型:
 
乾癢
多為虛證所引起,所謂血虛生風,血液虛虧不能濡養全身,表現在皮膚上就會有皮膚粗糙肥厚,明顯搔癢,表面有抓痕、血痂、色素沉著,並伴有身倦乏力、頭暈、下肢沉重等症狀,且通常病程日久。治療以健脾養血,祛風潤燥為主,常用方為當歸飲子加減。
 
濕癢
常因情緒煩躁或喜歡吃油炸、刺激性食物,導致血熱生風,而有皮膚潮紅、發熱、腫脹,及劇烈搔癢感,繼而紅疹成片或水皰密集。並伴有身熱心煩,口渴欲飲,便秘,小便黃等症狀。治療以清熱利濕,袪風止癢為主。常用方為消風散加減。
 
乾濕夾雜型
多為飲食不正常,導致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濕熱蘊積於內,又受到風邪侵襲,其皮膚潮紅輕,水腫較明顯,搔癢抓破後糜爛滲出液多。通常伴有身倦乏力、胸脘痞悶、腹脹、食慾差、大便軟溏等。治療以健脾益氣,清熱利濕為主。常用方為敗毒散加減。
 
夏天悶熱易流汗,汗液中的鹽分會刺激皮膚,因此不論哪種證型,平時都應注意皮膚的清潔,應準備手帕或毛巾擦乾汗水,並穿著吸汗透氣的衣服,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,少吃肥甘厚味、辛辣烤炸、生冷冰品等,並避免接觸或食用容易誘發過敏的物品與食物。另外,若皮膚有搔癢感,可適量塗抹紫雲膏,能幫助止癢,並有清熱解毒、抗菌消炎,還能促進疤痕癒合及肌膚再生,對慢性濕疹效果不錯。